.甲.乙两同学利用下面装置测定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回答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7 11:36:33
.甲.乙两同学利用下面装置测定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回答问题:
下面是某同学利用一台天平、一只空瓶子和适量的水(密度为p水)测定牛奶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

水的质量m水=m2-m0牛奶体积V牛=瓶子容积=水的体积=(m2-m0)/p水牛奶质量m牛=m1-m0牛奶密度p牛=m牛/V牛=(m1-m0)/[(m2-m0)/p水]=p水(m1-m0)/(m2-m

甲、乙两同学分别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

电源4.5V功率0.65W电阻7.85电流0.28A再问:为什么电阻7.85电流0.28A?

成都华西中学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浮力的知识以后,就想到利用浮力知识来测定牛奶的密度.下面是其

4将木块放进量筒中使其漂浮在牛奶面记下示数V4表达式:利用木块在水中和牛奶中的浮力相等(都等于重力)得到p奶=(v水排/v奶排)*p水=(v2-v1/v4-v3)*p水3将铁块全部浸没在牛奶中记下弹簧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利用氢气还原灼热氧化铜来测定水的组成

1.m(H2O)=108g-100.8g=7.2g2.m(O)=7.2g/18*16=6.4g3.m(H)=7.2g-6.4g=0.8g4.m(H):m(O)=1:8

1道科学题目1 为了测定某些磁铁矿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分数,甲、乙两组同学根据磁铁矿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原理,分别利用两种方法

第一题Fe3O4+4CO===高温3Fe+4CO2232176X5.5我们分析可知,NaOH溶液增重是因为吸收了CO2的缘故,所以X=7.25g质量分数72.5%第二题Fe3O4+4CO高温===3F

某同学利用白磷设计了三套方案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装置气密性皆好)

1、方案一中,若水的高度没有达到预期的高度,这可能引起的原因 ①白磷的量不足 ②未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③弹簧夹与烧杯这端的导管中未注满水.  2、方案二的实验测定结果比方案四的测定结果要准确,原因是

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三个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

不能,NaOH的作用是吸收产生的全部CO2,而Ca(OH)2微溶于水,浓度太低,无法完全吸收CO2.

某班同学用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

①实验中所取红磷的量太少,会使装置内氧气不能被全部消耗,故解释合理;②若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则会使实验装置漏气,那么外界空气就会进入集气瓶内,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故解释合理;③若乙同

(2014•安徽一模)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两个同学用如图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

(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得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如果按照上述操作,进入集气瓶内的水明显小于五分之一,则可能的原因: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

某同学利用白磷设计了三套方案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1、方案一中,若水的高度没有达到预期的高度,这可能引起的原因 ①白磷的量不足 ②未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③弹簧夹与烧杯这端的导管中未注满水.  2、方案二的实验测定结果比方案四的测定结果要准确,原因是

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打开a,关闭b石灰石和稀盐酸接触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关闭a,打开b生成的气体就将酸经过b压入装置Ⅱ,反应停止.故答案:固体减少有气泡产生    

4.10-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做如下实验:

含SO2的品红溶液SO2和品红所形成的化合物受热分解,释放出SO2和品红,品红显红色大体意思就是这样,答案再自己组织组织

例3、甲、乙两同学利用下面装置测定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①有气泡产生Zn+2HCl=ZnCl2+H2(上标)②除去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③除去氢气中混合的水蒸汽1.8是反应中产生的水的质量,算出参加反应的氧化铜有8g,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10-8=2g,质量

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下面装置测定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起什么作用?

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下面装置测定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起(吸收产生氢气中混有的一点氯化氢气体)作用.

某同学利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

(1)①打点计时器接了直流电;②重物离打点计时器太远.(2)根据运动学公式得:△x=at2,物体下落的加速度a=△xT2=(16.33−14.77)cm(0.04s)2=9.75m/s2,根据牛顿第二

(2009•鞍山)如图所示的甲、乙两装置都可以用来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小刚同学选用甲装置来进行实验:

(1)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碳好氧化铜均是黑色固体,铜是红色物质,所以可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2)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求解!快!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

利用S23-S34=gt2,S34-S45=gt2,S45-S56=gt2,S56-S67=gt2,S67-S78=gt2,打点计时器t=0.02s,五个式子加起来得S23-S78=5t2,即0.03

为了测定某些磁铁矿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甲、乙两组同学根据磁铁矿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原理,分别利用两种方法测定了磁铁矿样品中四

(1)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由此可得,反应终止时溶液增加的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故mCO2=5.5gFe3O4+4CO==3Fe+4CO22324*44=176X5.5g得X=7.25g质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