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氏定氮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4 17:21:44
凯氏定氮法
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是什么?

原理:有机含氮化合物与浓硫酸共热消化,氮转化为氨,再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硫酸铵与强碱反应,放出氨.将氨蒸馏到过量的标准无机溶液中,再用标准碱溶液进行滴定.根据测得的氨量,计算样品的总氮量.、试剂与材料

为什么凯氏定氮法测定出的食品中蛋白质含量为粗蛋白含量?

由于一般蛋白质中含氮量约为16%,故在概略分析中,常用凯氏法(Kjeldahl)测出总氮量,再乘以系数6.25来求得.实际上,它是食品、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既包括真蛋白又包括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后者

凯氏定氮法为什么必须测定标准硫酸铵的含氮量和空白

测硫酸铵是为了检测你本次实验中测量值是否准确,测空白是为了消除试剂中含有的氮对结果造成的影响.

凯氏定氮法是什么

凯氏定氮法蛋白质测定的国标规定方法——凯氏定氮法介绍【GB/T5009.5—1985】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1原理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

凯氏定氮法检测饲料中的蛋白含量偏低的原因

无语.一定是检测中出现了问题.豆粕是蛋白含量很高的饲料原料.一般豆粕蛋白含量都在43左右.

凯氏定氮法测蛋白质1.为什么凯氏定氮法测出的食品中蛋白质含量为粗蛋白质的含量?2.试述食品中蛋白质测定样品消化的原理及加

凯氏定氮法通过测出样品中的总含氮量再乘以相应的蛋白质系数而求出蛋白质的含量,此法的结果称为粗蛋白质含量:由于样品中含有少量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如核酸、生物碱、含氮类脂、卟啉以及含氮色素等非蛋白质的含氮

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凯氏定氮法只能检测蛋白质中氮含量,不能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其中蛋白质含量也只是称为粗蛋白质的含量,只是用氮的含量乘以6.25(系数)得出,不是真正的蛋白质的含量.凯氏定氮法测氮的方法如下:1、称取0.1

凯氏定氮法,双缩尿法、Folin-酚试剂法和紫外吸收法、考马斯亮蓝法、BCA法的原理和大体过程

[编辑本段]1原理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

凯氏定氮法结果偏高终点怎么判断啊 纯硫酸铵怎么标定啊有知道的吗?我做空白了是0.2ml

凯氏定氮法以0.01N硫酸或0.01N盐酸标准溶液定至灰色或蓝紫色为终点.凯氏定氮法过去是将有机氮破坏,转变为铵盐,加苛性碱将氨蒸出,用标准酸吸收,再用标准碱回滴.此法手续麻烦,造成误差机会也多.用标

凯氏定氮法蒸馏过程中加入的氢氧化钠对结果是否有影响

理论是没问题.看你怎么加,只怕加的过程中有氨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