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排水法收集 no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4 23:44:53
为什么用排水法收集 no
为什么要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一瓶氯气?而不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氯气?

因为氯气通入水中,氯气溶于水,并且部分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用饱和食盐水溶液收集氯气是由于水中含有大量Cl-,使上述平衡逆向移动,从而降低氯气溶解度,所以能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

用排水法收集O2如何才能收集到纯O2

排水是不能收集到纯O2的,多少有部分水蒸气如果一定要用排水法,不如用苯等不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代替水注意排水法是一种统称,不一定非得用水bestwish

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为什么还可以用排水法来收集二氧化碳?

一体积水可以溶解一体积二氧化碳,并不是无限制的,而且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在常温下极易分解,所以排水法是可行的.

为什么初中化学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不用排水法收集而收集人体呼出气体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毛本雄

我不完全同意一二楼的答案,二氧化碳微溶于水,溶解度很小,不影响收集;而且实验室制作二氧化碳时候药品充足,不会在乎那么一点点二氧化碳!真正原因是因为排水法会带出一部分水汽,从而使获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净

用排水法能收集二氧化碳吗?

在中学课本上是不允许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但实际上,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十分低(只有1),少量可以收集,大量就会造成浪费.但在某些定量研究的实验中,为了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会使用排水法,不过是不让二氧化

为什么用排水法比用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气体更纯净

水是液体,在排水前,集气瓶里充满水,集气时,气体进入集气瓶,把水排出,那瓶内的气体基本上都是此气体,而排空法排出的是空气,空气中不同气体的密度不同,有些气体的密度与所收集气体密度相仿,难排出,故用排水

为什么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集气瓶中有水?

那是你操作的问题啊,在水中集满气体后,再用毛玻璃盖好后,再从水中拿出来

化学制取氧气 为什么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氧气不溶于水,用排水集气法可以是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一般不溶于水的的气体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应为排水集气法收集到的气体更纯净

除去括号内杂质NO(NO2)气体通入水中,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什么可以除去NO2?

3NO2+H2O=2HNO3+NONO2与水反应,生成NO,将NO2除去.

为什么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根据电离平衡,氯气溶与水中会电离出氯离子,而饱和食盐水中的氯离子浓度已达饱和,浓度也非常大,所以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氯气难以再继续电离,也就不能继续溶解了,所以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因为密度小于水,所以进集气瓶后占满瓶子上方将水挤出瓶子.收集氧气还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这是因为氧气密度为32,空气密度为29,所以氧气进入集气瓶后占满瓶子底部,

二氧化碳能否用排水法收集

您的问题同样困扰了许多老师的教学.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且和水反应.有很多刊物已经说明,虽然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且和水反应,但因为生成的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但现在使用的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没

收集氯气为什么用排饱和食盐水法

根据电离平衡,氯气溶与水中会电离出氯离子,而饱和食盐水中的氯离子浓度已达饱和,浓度也非常大,所以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氯气难以再继续电离,也就不能继续溶解了,所以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用饱和食盐水价格比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需等{ }再收集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后再收集

制取氧气中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于水反应!集气瓶内装满水,盖上玻璃片,倒置在水槽里,把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口下,在气泡进入集气瓶时,水被排出.这就是排水集气法.在收集气体时,不能在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就收集,要等试管内

为什么实验室制取CO、N2、(NO)时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CO、N2、NO第一:这三种气体的密度和空气密度接近!收集效果不好!第二:NO气体和氧气要反应!只能用排水法!第三:CO有毒,用排空气法溶液泄漏!

CO2能否用排水法收集?

我们都知道二氧化碳的式量为44,而空气式量为29,44>29,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总结一下:二氧化碳能否用排水法收集?答:可以(但不推荐,最好用排

为什么一氧化氮用排水法收集

用排空气法会和氧气生成二氧化蛋而且它不容与水所以排水再答:二氧化氮,红色有毒

二氧化碳可否用排水法收集

在理论上说二氧化碳是会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的,但是这个反应在常温常压下是可以基本忽略的,故如果你是为收集二氧化碳那你完全可以采用,但如果你是用来做分析建议不要采用.水与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下的反应应该

氯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为什么

因为氯气易溶于水实验室收集氯气方法是:1.排饱和食盐水法;能最大限度的防止氯气被水吸收2.向上排空气法;优点收集率高,但易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