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进军冰穹A地区,在科学上有何意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0 04:30:09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进军冰穹A地区,在科学上有何意义
2004年10月25日,我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起航奔赴南极,向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的冰盖之巅——冰穹发起冲顶

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大于夜并且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有利于考察.这个时候也是南半球的夏季,气温相对于冬季较高,所以这个时候去.

去南极考察啦 中国第21次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2004年10月25日从上海民生港出发,1月9日达南极冰盖冰穹北侧最

秋天因为1月份北半球是冬季,而南半球就是夏季,日长夜短,还有可能会出现极昼现象,容易出行考察,能减少事故的发生,便于观察这个问题我也不是很清楚,可能是极昼吧中山站:69°22'24"S,76°22'4

我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

首先要对两个关键的概念做个深刻的了先从南极点讲起,南极点是地球表面非常特殊的一个位置,它是地球上没有方向性的两个点之一(另一个点是北极点),站在南极点上,东、西、南三个方向完全失去意义,只有北方一个方

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主要原因是( )

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主要原因是(C11月到次年3月为南极的暖季)

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选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其主要原因是?需克服的恶劣天气是?

1、那个时候南极是极昼时期,工作方便.2、南半球的夏季,气温相对高一点.狂风、低温、暴雪···再问:北极有科学考察站吗?

2002年11月20日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

此时长城站所在地的区时为多少?长城站位于西4区,2002年11月20日9时(北京时间)时,相差12个时区,东加西减,所以应该是减12小时,时间为2002年11月19日21点.

(2012•东营)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于2011年11月3日从天津出发奔赴南极.读图,

A、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三个考察站中长城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B、南极地区的典型动物是企鹅,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C、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

小明列举了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在考察时可能遇见的危险,其中不可信的是(  )

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选项AB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我国赴南极科学考察队一般要经过()洋

我国赴南极科学考察队一般要经过(太平洋).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出海都要经过太平洋.

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科学考察队”徒步穿越南极大陆的线路,描述出行进方向

对于南极的极点来说.世界除极点以外其他任何位置都是在它的北方.这次横穿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从起点出发后一直向着极点.这段路程就应该说是在是 一直向南走.达到极点后虽然继续以直线运动方向向前走.

最早登上南极大陆的考察队是______考察队.

B.英国  是谁发现了南极?  数百年来,各国数以千计的探险家和科学家,奔向南极洲,有的将毕生的精力,甚至生命,贡献于南极大陆的发现.但谁是第一个发现南极大陆的人?迄今仍有很大争议.这一方面是客观的原

2002年11月20日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的区时为

长城站从图中得出是西经60°.120°E是11月20日9时,60°W是11月19日21时.两地相差12个时区,时间相差12小时.北京在东面,时间早,长城站在西面,时间晚.用北京时间减去12小时即可.

目前中国南极考察队队员正在地球南极考察,设想考察队队员在地球南极附近水平面上驾驶一辆冰车向前行进时,由于地磁场作用,冰车

根据金属棒在切割磁感线一样.从驾驶员角度看,磁场向上则由右手定则可判定冰车左端的电势总是比右端的电势低.无论冰车向何方向行进,左端总是比右端低.故选:BD

中国第三个南极站为什么要选在冰穹A?

冰穹A是南极内陆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也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海拔4093米.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冰穹A作为南极冰盖冰芯钻探仅存的最后一个理想地点和世界上雪冰现代气候

中国的南极考察队为什么选择1月进行考察?

因为1月太阳最靠近南极,是南极温度最高,气候较好的时候,有利于开展科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