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向上拉物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6 11:26:52
一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向上拉物体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劈形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粗糙

有向下的加速度意味着合力向下,所以对于m来说设它的支持力为N,则它竖直方向上(mg-N)>0,所以也就是说mg>N,而对于M来说,它受到N的反作用力,因此它需要的支持力就是Mg+N,而因为N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通过定滑轮用绳子吊起一个物体

高中物理作力的分解,推荐使用正交分解,否则很容易出错,导致个别力重复分解或漏掉. 况且这道题是以物体为研究对象,但是因为是通过绳子相连,所以绳子端沿绳子方向的速度即为物体上升的速度V2.在绳端画出两个

如图所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有推动.这时,木箱受到的(  )

因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有推动,所以大木箱,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等于推力,并且方向相反.故选B.再问:那为什么推力不能小于摩擦力呢?没

(2012•杭州)如图所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有推动.这时,木箱受到的(  )

因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有推动,所以大木箱,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等于推力,并且方向相反.故选B.

如图所示 一质量M=3Kg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

光滑水平面AB系统动量守恒,没有滑离即最终达到共速,以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mv=(M+m)v1,解得末速v1=2m/s.这一过程中,m先向左减速,再向右加速,而M一直减速.当m减到0时由

两块完全相同的砖块,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Fb=mg+mg=2mg,Fa=mg,所以Fb=2Fa,Pa=Fa/Sa(Sa是A与B接触的面积)Sb=2*4=4SaPb=Fb/Sb=2Fa/4Sa=Fa/(Sa*2)=PA/2所以Pa=2P

(2014•临沂模拟)如图所示,一个男孩用一水平推力推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但是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一个男孩用一水平推力推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但是没有推动,则静止的木箱受平衡力作用,而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摩擦力作用,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B,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运动,用FAB 代表A、B间相互作用力(

设两木块的质量均为m.A、B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对整体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F2m,再对B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FAB=ma=F2.故A错误,B正确.C、D若地面动摩因数为μ,对整体用牛顿第二定律

如图所示 A B C三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力F 拉B 三者皆静止

除去竖直方向的重力和支持力,只考虑水平方向的力A最多只能受到一个力,即B给的摩擦力f.如果f不为0,那么A受合力不为0,则一定会加速运动实际上,A不受任何力,匀速运动;B受到向右的F和C给B的向左的摩

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答案选:B单独分析A可知AB间摩擦力为5N整体分析AB可知C对B的摩擦力为5N整体分析ABC可知地面对C的摩擦力为0

如图所示 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绝缘平板置于匀强电场中.

设物体质量是m,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就是mgu=5m设物体受到的电场力是F,那么当物体运动到最远距离4m的时候,摩擦力和电场力对物体做的负功等于物体的初始动能0.5m*(10)^2=(F+5m)*4,得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

对框架受力分析,因为框架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故受到重力,地面弹力,弹簧弹力三力平衡.当地面弹力==0时,要平衡,则必有弹簧弹力==Mg,方向竖直向上.根据牛三,一对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所以弹簧对小球有一

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

整体法的话.在0N-2N之间,整体与地面是静摩擦,整体都不动,到了2N时,木块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是μ1(M+m)g=2N,所以木板和铁块就同时开始做加速运动.两者分开分析的话,2N的力拉铁块,铁块和

如图所示,质量为m=5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大小为F1=的水平拉力作用可使它向右

当用大小为F1=的水平拉力作用右匀速滑行时:G=mg=5*10=50Nf1=F1=Gu在物体上改施一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下的推力F2,仍要使它在地面上匀速滑行时:F2cos37°=f2(F2s

如图所示(甲大乙小),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

是压力相等还是压强相等?如果是压力相等的话,质量相等p=m\v所以V甲:V乙=8:1边长比为2:1切去同样质量的部分,切去体积△V甲:△V乙=8:1又因为甲和乙高之比为2:1,所以底面积减少大小为(8

大学转动惯量问题将一质量为m的圆筒上绕上几圈后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拉绳使圆筒在地面上滚动(存在摩擦力),

假设圆筒的半径为:R设:圆筒与水平面的接触点为:O由圆筒的质心加速度为:a,则:圆筒的角加速度为:ε=a/R圆筒以O为转轴的转动惯量为:J=mR^2+mR^2(平行轴定律)由绕O点的动量矩的一阶导数为

用如图所示的机械拉着物重5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20N,绳子末端的水平拉力为___N;当

用如图所示的机械拉着物重5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20N,绳子末端的水平拉力为【40】N;当绳子自由端移动6米,则物体移动【2】米;若物体的速度是1cm/s,则绳子自由端

相互作用力问题.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木块AB,水平推力F作用在A上,用F(AB)代表A,B间的相互作用力,

与其死记一些结论,还不如自己算一下,毕竟记住结论的话,只要条件一变就会出错.地面光滑,则AB加速运动F=2ma,F(AB)=ma,解得F(AB)=F/2,故B对地面粗糙被推动,F-2f=2ma,F(A